Search

【4月15日】多家銀行股業績出色,美股借勢高開,惟鮑佬稱在加息前會減少買債,科技股帶頭回吐,道指升5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4月15日】多家銀行股業績出色,美股借勢高開,惟鮑佬稱在加息前會減少買債,科技股帶頭回吐,道指升53點或0.16%,標指跌0.41%,納指跌0.99%。納指升至前頂14175時現阻力,自4月以來首次出現陰燭回落,短期要測試13750支持,下方較大支持位於13450。標指創新高後,動力亦有所加強,留意下方4080支持力度如何。
受惠經濟反彈,摩根大通、高盛及富國銀行業績均表現出色,整體股價走勢亦符合預期,起碼沒有出現好消息出貨。市場焦點一轉又放在全球第一大加密貨幣交易所Coinbase身上,怎料股價高開低走,較令人失望,或許是受到鮑佬言論影響。
鮑佬噚晚繼續放鴿,指出加息需兩大條件配合,一是通脹要維持在2%以上,二是要等待勞工市場完全恢復後,才會考慮加息。不過他最後提醒,加息前會許會先縮減QE。比特幣年初至今上升的升浪,主要是反映通脹回升下,美聯儲仍繼續QE印銀紙,會令銀紙急速貶值,比特幣作為取代黃金成的對沖通脹工具,成為市場熱炒對象。故此當鮑佬提到縮減QE時,無論是比特幣,還是靠借平錢起家的科技股,走勢立即受壓,便是這個原因。
如圖太郎早前所言,美國政府投入了數萬億美元救市,在經濟未完全康復前,是不會輕易放棄QE,更重要今年美債的新發行將創新高,卻遇上債市回落,面對需求減少,美聯儲更不得不繼續QE托市,否則債市由牛轉熊,無人買債,財政部的幾萬億美元新債不知由誰埋單了,這便是為何美聯儲明知通脹上升,還要繼續QE的主原。
外資再買入82億元A股,過去3日合共買入251億元,3大指數有所回升,分別升0.6%至2.24%不等,惟成交仍然不太活躍,陸資仍然相當保守,兩市成交只得6540億元。科技類股份受惠於TSLA股價大升有所反彈,但噚晚TSLA回吐了4%,且看今日A股科技類是如何反應。
回說港股,恒指仍在28300至29200之間遊走,橫行上落市方向性不大。內地基金銷情放緩,北水入市熱情減退,只買入23億元港港股,一向以勇見稱的北水也無錢入市,港股成交縮減至1381億元,入市資金不足成為港股死穴。
首季度一眾熱炒品種,如電動車概念股、SaaS概念股,由於蟹貨重重,此刻又無大手資金流入,結果難逃一彈即死的魔咒。相反個別小主題卻成功吸引資金流入,港股似乎由過往的炒概念轉而炒業績,安踏(2020)近日走勢趨強,立即公佈首季度零售按年升40%,當然部份原因是去年基數低所致,但增長吸引令資金有所流入。
隨著「禁廢令」政策出台,紙飲管取代了膠飲管,至今有內地A股有7家造紙企業發出盈喜,其中有6家淨利潤增幅超過一倍,相當誇張,早前港股的晨鳴紙業(1812)指首季盈利增幅在4.4倍以上。
「禁廢令」是大趨勢所在,未來需求只會不斷上升,早前筆者介紹過的中國澱粉(3838),也有禁廢概念,可降解塑料PLA將取代化工類膠袋,PLA的原料正正是由玉米提煉的澱粉,也是中國澱粉主打產品。在需求上升下,澱粉價格今年回升至每噸3300元,不過產品價格上升同時,也面對原材料玉米價格上升,從去年業績中可看出,澱粉加工價只有每噸323元。
自踏入2021年,澱粉價格因需求仍然靠穩,但玉米價格開始回落,4月份加工價已由去年平均的323元,拉闊至每噸510元,即是有62%的升幅。不要忘記當去年加工價仍是323元時,去年上半年盈利增速便有168%,若今年上半年加工價維持在500元以上,估計上半年盈利可望再增長50%以上,以現時市盈率4.6倍,將降至3倍,加上每年有5厘息收,相信現水平絕對不貴。

希望大家多一點👍及多share支持一下🙏
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
#圖太郎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